半輩子

 那些年,正值國內媒體風起雲湧之際,廣播節目扣應掀起一股熱潮,從過去聽主持人或來賓的獨白,到互動式的--因應各式主題聽眾可自由在節目上高談闊論,很是新鮮。

那時她二十初,性格輪廓逐漸清晰,生命智性還在累積。 某個午夜,坐在車裡,那天Call-in主題是:「36歲的你,是否正過著18歲想過的日子?」。

約莫是午夜,白天不欲釋放的感性與憂傷開始不受控制,聽眾的回應意外的有深度,還帶著或回憶或追悔的憂傷。她第一次知道,原來午夜裡,那麼多感傷的靈魂,在這疏離的城市盤旋交錯。 她偷偷看一眼身旁30幾的他,想知道他的心情。

多數人的答案,悔恨遺憾多於安份開懷,談起年少的愚魯,其興高采烈的程度總多於談到茫然現在。為什麼總有多遺憾?為什麼不高高興興的面對現在?這不都是人生的過程嗎?年輕的她不懂。 有些人後來精采的程度不是18歲所預見;有人夢想當老闆,但後來妥協當個快樂的計程車司機;有人夢想遨遊世界,卻因為家庭生活壓力連居住的城市都沒有踏出過;有人小時後羞卻自閉,卻在歷練中變成世故練達的年薪數百萬的業務員;有人嚮往賢妻良母,卻在屢屢的婚姻挫敗中傷痕累累不堪回顧….人生之千奇萬化,那個談話性節目讓她印象最深。

不知何時起,她跟身旁的人沒有交談,一起認真的聽著節目,各自陷入自己的思緒。

是節目接近尾聲時,一個清朗的男聲打進來,他大方自我介紹是某某媒體的主管,他說他聽了大家的感觸,似乎都在反映年輕的夢想不可能實現,所以他決定打電話進來分享他個人的經歷,證明有人在36歲真的實現18歲的夢、過著18歲所期待的日子。 他年輕時就嚮往新聞界,18歲選擇新聞科系,36歲的他正作著年輕至今熱愛的媒體工作; 18歲希望出國進修的夢想,也如期在完成兵役後到美國取得碩士學位; 36歲的他,娶了他18歲認識的女孩,共組了家庭並有了兩個孩子; 認識半輩子,他仍與他的妻子深深相愛… 無論事業、愛情、或人生,36歲的他,都實現了18歲的夢想。

那人的篤定,讓年輕的她很有慰藉。女孩沒有稚嫩到對歲月的冷洌沒有準備;但那個實現夢想的真實經驗,讓她願意相信,時光雖無情仍然有機會透出溫暖。

女孩問著身邊的他,是否也實現了18歲的夢想。他笑了起來,淡淡點著頭,事業,是的。 那其他呢? 「其他的,會希望自己年輕十歲,讓選擇變的不一樣。」 女孩不解,卻也沒有追問。他笑著拍拍她臉頰,一路沉默。

女孩18歲的夢想是什麼? 那時的她雖然念著個奔放的科系,卻毫無雄心壯志,孤僻寡言,只要有書可看、有音樂可聽就覺得日子十分好過。當身邊同學激昂在學科或醉心於社團,她只是帶著不解的疏離,安靜單純的活在圖書館、夕陽河堤跟藝術電影的日子。要說夢想,這約莫是全部。 

那時的她嚮往畢業後嫁個男人,住個鄉下小房子,院子有隻狗陪她黃昏散步並等人回家;屋裡沙發窩著一隻貓,她看書時蜷在她身旁。房間的光線,永遠是種夏末黃昏濃烈溫暖的檸檬黃色調,她融在那色調中是個平凡主婦的剪影。

多年後,女孩變成女人,雖然內在裡女孩的部分仍然清晰。女孩一路的故事,低調卻也曲折。恰恰印證多年前聽那節目時所學會的無常。 如今,女孩偶而會想起,那晚的仁愛路月光下豐潤的樹影、身旁一起安靜聽著節目溫柔的側影、以及 25歲時對未來朦朧拼湊的圖像。

些許感傷的,對自己的堅持繼續微笑。多年後,她淡淡的理解,那沉默裡被錯過的心事。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巴黎記憶 | 塞納河之「天鵝步道」

巴黎記憶 | 孚日廣場

貴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