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黎記憶 | 聖哲曼, 優雅與個性交錯



雖然巴黎個性小店的代表區域是瑪黑區;不過,我比較喜歡在聖哲曼閒逛。

地鐵St-German des Pres出來,地標就是古老的聖哲曼教堂,旁邊緊連著兩家左岸最有名的花神與雙叟咖啡店。而前方,大品牌如LV, Gucci, YSL, Celine…, 以及數不清的個性商店及法國品牌,就在整個區域大街小巷蔓延開來,隨意的閒繞,即使不血拼,也處處有驚喜。

這裡的商店,數量未必會比馬黑區少,可是觀光客就少多了,比較左岸! 比較巴黎!



這裡,應該不是固定時間固定路線可以走完的,往東,銜接拉丁區的學術風;往北,盡頭靠近塞納河的是奧塞美術館;往南,可以連接到蒙特帕斯區,以及盧森堡公園週邊區域。往西?沒走過,無可奉告。

這次旅途,將「Movable Feast」帶在身邊重讀。海明威年輕時代那段很窮卻很快樂的時光,就在這個區度過。信步在這個地方,很難不回溯書中的情節之一,某年冬日,他的飢寒交迫時節,為了抵抗經過每家Café時,好聞的食物氣味發散出來的誘惑,他小心翼翼地,從盧森堡公園到莎士比亞咖啡店,找出一條沿路沒有餐廳或café的捷徑。循著舊日的足跡,作家執著的身影,特別鮮明

常常,會不經意地,越走越遠。Boulevard du Montparnasse 蒙怕那斯大道附近,1920~30年代是文人聚集之所。走到海明威的舊居憑弔,已經看不到當年那間沒有暖氣的陋屋,不過,巷子裡彎向盧森堡公園方向,Rue de Vavin路上,看到一棟讓我非常驚艷的白色建築,樓層的階梯式很有現代感,跟週邊的傳統法式建築相稱,很跳,卻不突兀。後來看書才知道原來那棟建築非常有名,是20世紀前半最具有代表的建築家Henri Sauvage在1929年興建,以新藝術派風格享有盛名,這棟建築還在多部電影如「巴黎最後探戈」裡等露過臉。(資訊來自「巴黎迷路風情」)。



特別喜歡地鐵站St-Sulpice到盧森堡公園一段,這一區的個性商店,從服飾、家飾、皮件、文具用品,個性保養品或香水等都很有特色。

最有趣的一次經驗,是走到Bon Marche百貨公司,這是全世界第一家成立的百貨公司,也是左岸最有代表性的商店,它更以提供多樣化&頂級的食材著稱。之前當地的留學生告訴我,這家店「鹽」的種類很多,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。我晃到放鹽的區塊,真的滿滿架上都是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鹽種。正隨性揀看時,旁邊突然有兩個日本女性交談的聲音,感覺站在我身邊這個東方女生很特別,轉頭一看,竟然是中山美穗。

我們眼神交流了約3秒吧。基於我孤僻的性格,猜想她一定也很不喜歡受人打擾。所以雖然很高興可以看到這位極欣賞的日本明星,我還是維持原來平淡的表情沒有要求拍照或簽名,這樣也好,當她發現我不是”Fan”,她就繼續她的採購,我繼續看著不知所云的鹽的說明,轉身離開時,再跟她交換一次善意的函首。

中山美穗本人跟電視上一樣美。美女就是美女!


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巴黎記憶 | 蒙馬特的晴天. 陰天

[巴黎記憶] Nov.2007黑白.巴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