捷克印象V – 泰瑞莎的一天

陰冷綿雨的5月29日,隨身雜記上寫著,今天的心情很泰瑞莎。 計畫中的行程,要去一個距離布拉格市區約1.5小時車程、有義大利建築風格的小鎮--Litomerice,卻因為錯過,被放生到一個陌生小鎮Lovosice (坐錯車狀況在「冷漠理性的捷克人」已提)。 從車子走上高速公路,兩旁青嫩的翠綠迎面襲來,陰霾的氣候反讓綠地更加映眼,春天的歐洲,鮮亮藏不住。 10:55,在Lovosice車站下車,車站前六支車牌,分不清班次與前往地點的我,仔細地查看著。看了半天的捷克文,不明究裡;看到車站內有「i」,想著先走進去詢問。不料「i」沒人,反身再走回站牌,遠遠看著一部車揚長而去。心理還想著:不會那麼巧就是我要坐的吧。一靠近站牌,往Litomerice,11:00am, 下班車,1:58 pm。心裡用力哀嚎一聲:不會吧!不過事實在眼前,除了接受還是接受。 就這樣,我在Lovosice有了段將近3小時的意外旅程。 小鎮車站,跟多數鄉下的車站相似,總有些無所事事的流浪漢盤旋著,一個東方女子出現,給了他們很不一樣的觀察對象。又下起雨來了,百無聊賴地坐在車站前的涼椅,正煩惱著如何打發這三小時?看著那幾位怪怪的人不斷靠近,腦海突然冒出一堆單身女性旅遊時遭遇不測的畫面,想像著,若是消失在這裡,多久才會被人發現?遠在台灣的親友要多久才能找到我?….這種寫實情節一推演起來真是沒完沒了,逼的我站起身來,循著車站前的地圖,在雨中往陌生的小鎮方向前進。 為了快點擺脫後面的流浪漢,我快步前進著,呼吸在空氣中化為白色的煙霧。通往鎮上的馬路,兩旁綠蔭環繞,雨中的氣息,呼吸到清脆的春天味道。快靠近鎮上時,綠地上出現一張涼椅,突然,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」的泰瑞莎,形象與背景,就那麼清晰的呈現在眼前。 我看到了泰瑞莎出身的捷克鄉下小鎮風光,眼前的涼椅,不就是故事中湯瑪斯與她初識、等她下班時的場景? 這個小鎮只有四、五條巷子,區域雖小,環境卻寧謐安祥。建築有著義大利風格,教堂與鐘樓莊嚴鼎立。沿著小鎮外圍漫步,田野無邊地蔓延著。 突然想起書中,當泰瑞莎對蘇俄政權下的布拉格感到疲憊不堪時,她勸湯瑪斯,搬到鄉下去吧,無論城市如何醜陋,鄉下總還是原來的樣子。那一刻的我想著,眼前的風光,正有著泰瑞莎追求的平靜。 鎮上少數幾家商店都集中到一條街上,兩家生活雜貨店、一家園藝店、三家服裝店、兩家五金店、四家食品店、四家餐廳,這就是維持小鎮生活的全部了。午後小雨歇息,三三兩兩地,突然出現好多年輕少婦推著嬰兒車出來,她們在這小鎮的商業區散步、購買雜貨並社交。我則是無聊地數著,一小時內,就遇到32個媽媽帶著幼童,這小鎮很有生命力。 可是,這種平靜的生命力,拘泥不了一個女孩追求新生活的企圖。看著眼前街景,我突然理解,是怎樣一種令人窒息的平淡,催促18歲的泰瑞莎有勇氣提著箱子離家背景,把夢想寄託在遠方那個灑脫不驥的外科醫生身上,賭上一輩子。 凍的抖擻地走進一家快餐店,只想喝熱的東西暖胃。放眼望去,卻只提供冷飲。跟櫃檯大娘說:「Hot tea, please.」他們兩人只露出疑惑的眼神,一會拿可口可樂、一會拿冰牛奶給我,完全不知所云。剛巧眼尖看到他們冰箱上放著立頓茶包,趕緊手指著茶包加上一堆動作,總算讓他們了解我想喝熱茶,他們現場燒起熱水沖泡,三分鐘後喝到平生最滿足的一口茶,真真得來不易。 不到一點,已經在這小鎮繞了好幾圈,實在沒得逛了,決定再走回車站。又在車站發呆半小時,1:30,一台公車姍姍而來,問司機:到Litomerice嗎?他說沒有,這台車往布拉格。我再次違背原來的想法,掏錢買票。司機很疑惑地確認了兩次,才收下車錢載我回布拉格。 下午三點半,到小區漫走。慢慢爬上佩特林山,想起泰瑞莎在最無助時,湯瑪斯勸她到這座山上走走。山上有人用槍協助自願選擇死亡的人了斷,泰瑞莎被矇起眼睛,生死一刻,她決定活下來,繼續用純真的眼光與冷硬的人世對峙。 眼前的綠意,反射著故事中的光影。這一天,背離既定的Litomerice ,卻在意外旅途中,實情實景地走入「生命中無法承受之輕」場景,重新溫習那抉擇與背叛交錯中,人性的選擇與無悔。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快嫁.筷架

巴黎記憶 | 蒙馬特的晴天. 陰天

巴黎記憶 | 聖哲曼, 優雅與個性交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