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電影] 波特小姐

清碧的天邊雲影與湖鏡,波特凝視這片遼闊景致,女主角緩緩說著:故事一開始,誰也不知後來的發展會把你會帶到哪裡。 波特小姐的故事,以重口味的市場需求來看,過於平淡。但回歸維多利亞時代氛圍,碧翠絲. 波特在1920 年代起,為自己的人生所作的抉擇,絕非勇敢、努力、堅持、毅力等形容辭所能涵蓋,特別是,這女人是以繪畫俏皮可愛的彼得兔童書開啟生命新頁。 也許是一開始沒有太多期待,這部電影給我很深的感動,平凡的對話與生命情境,看的到心情的對應。 看一個女人用才華與堅持,走過不流俗的一生。 30幾歲維多利亞中產階級的單身女性,不顧社會壓力與大環境制郜,勇敢走出去,為自己的創作推銷。她的堅持,讓童書一舉成名;也吸引了初戀走入生命。而後續人生際遇的發展,就如波特所言,故事一開始後,就被帶領到無法預期的境界。 波特的人生,靠著童書富有,卻失去了摯愛。因為失去摯愛,隱遁湖區,卻用經濟實力去捍衛湖區農場,保存自然風貌。 波特小姐懂的經濟獨立金錢可貴,了解財務操作,在男性世界爭奪土地擁有權;她同時更重視生活與精神獨立,活在童趣的幻想世界,純真浪漫。低調、害羞、重視隱私,讓她的生平蒙上神秘面紗。 創造歷史上最受歡迎的童書,經歷人生高潮。峰迴路轉,終歸平淡,期待平靜地在湖區生活,為捍衛眼前的好山好水與地產企業抗衡。 波特小姐留給人間兩個美好禮物,幽默俏皮的彼得兔,以及英國湖區四千畝土地。從童書到自然國土,多麼高反差! 這樣的故事,不平凡中有平凡,有人覺得「波特小姐」電影過於平淡,尤其是觀眾最愛的情感與婚姻細節,著墨不夠。 可是那平淡的表述方式,正是讓我感動的地方。 Renee Zelwegger 與Ewan McGregor 將波特小姐與出版商互相戀慕的情愫,詮釋的內斂優雅。幾幕餘韻再三的場景, 雙方互許後仍要小心遵循社交互動, 只能透過眼神交流悸動; Renne 眼中含淚嘴角輕笑在房間裡輕輕迴旋,把單身女子找到幸福的欣喜表現的讓人動容;車站月台上在煙霧瀰漫中輕吻,那種喜悅勝過千言萬語。這就是維多利亞愛情 啊。 而故事最後,波特小姐移居湖區八年後,與幫助他到處購買土地的代理律師結婚,電影字幕淡淡交代:「她的母親還是不同意。」。不需再交代波特小姐最終歸宿的細節了,從故事的發展,波特小姐的人格與性格,觀眾都知道,他早就掙脫母親的掌控,有能力去掌握自己的幸福。 實際的碧翠絲. 波特,35歲出版第一本彼得兔童書,39歲與出版商訂婚(雖然父母有門戶之見反對);也是39歲因為失去摯愛決定遠走湖區,47歲與地產律師結婚(父母依 然有門戶之見而反對)。電影將出版與初戀的高潮設在32歲,雖有點偏離現實,不過也讓劇中主角的外貌更有說服力,算是瑕不掩瑜。 因為商業運作的關係, 電影的主打海報多以Renee 的俏皮近照作為宣傳, 符合一般人對彼得兔的印象做直接聯想 ( 如下圖); 我個人很偏愛另一張他站在湖區的剪影, 無關童話, 卻更襯托波特小姐的內在氣韻. 更喜歡那張海報的標語 "The life of Beatrix Potter is the most enchanting tale of all." ( 波特小姐的人生, 比所有童話都更引人入勝 )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快嫁.筷架

巴黎記憶 | 蒙馬特的晴天. 陰天

巴黎記憶 | 聖哲曼, 優雅與個性交錯